“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朦胧烟雨是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周末,我独自回到了江对面的大渡口,那是我的老家,生我养我的地方。
老屋还在,屋东头父亲种的香樟,早已树荫如盖。雨停,一束阳光从树缝中穿过,洒在门前弯曲的小路上。树影斑驳,人的心也随着光影晃动起来。脑海里又浮现出父亲的身影,仿佛从小路那头朝我走来。
父亲,出生于民国三年(1914年),早期接受过私塾教育,在那个年代算是有一点文化的人,十几岁就随着他的兄长从安庆郊区到了安庆城。弟兄三人在安庆城办了一家油粉厂养活一大家子人。
1945年油粉厂毁于战火,迫于生计,兄弟三人无奈又辗转到了江对面的大渡口镇,与他人合股共同创办了大渡口粮油厂。
1954年,长江大洪水,大渡口被洪水淹没,民生多艰。父亲的大哥从安庆找了一条小船来接父亲。船小浪大,根本装不下我们一家人,父亲把小叔一家人,还有母亲、哥哥、姐姐送上船后,船上已没有父亲的位置。为了安全,父亲决然地解开缆绳,双手把船头一推,冲母亲喊,抓稳点,你要把孩子们都带好。父亲的话,像离别。母亲望着站在快要被洪水淹没的江堤上的父亲,哭得撕心裂肺。
父亲命大,后来被路过的船救起。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父亲和伯父们响应国家号召,他们创办的粮油厂公私合营,父亲也从老板之一变成了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身份的转换,角色的变化,并没有对父亲造成太多的影响,父亲总是默默地工作着。
1969年,正值上山下乡运动的热潮,父亲报名前往大渡口镇庆丰乡麻桥村(现麻石桥村),成为了一个“农民”。从没干过农活的父亲,抡起锄头,靠双手养活了我们兄弟姐妹。
我是父亲最小的女儿,父亲格外疼爱我。父亲希望我读高中,读大学。当我得知父亲为了怕我以后考不上大学而偷偷地把“顶职”名额留给我,却让本该能“顶职”的哥哥当了农民后,我坚决考了中专,进了卫校。父亲知道后伤心不已,对我说:“爸爸想让你上大学,你应该上大学的。”
记得在离家百余公里地的宿松县医院实习时,我有一次连夜护送危重病人到安庆地区医院抢救。送完病人,我赶着清晨第一班轮渡,想回家看看。当父亲得知同行的医生、护士及救护车司机都因此要等我时,父亲决绝地没让我进家门了。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多想想别人!”这句话,伴随了我一辈子。多年后,我已在市区的一家医院上班多年。父亲有时仍对我念叨着,你要是当年上了大学多好。当我向父亲吐露这么多年,工作没有做出多大的成绩时,父亲对我说:“孩子啊,你知道世界上跑的最快的东西是什么吗?是光,从你能感受到早上第一缕阳光的温暖开始,光从太阳到地球已走了八分钟,八分钟,光该要走多远啊,光尚且如此,何况这么年轻的你。任何事都需要时间,都需要积累和沉淀,成功更是如此。”父亲没教我怎么去工作,去成功,他只用了一句话,让我去思考成功的路径。
父亲对我,眼中总是充满慈爱。然而对他的儿子更多的是“严苛”。哥哥曾当过国企厂长,一次父亲听说有个月哥哥给厂里每人少发了5元钱,父亲让我打电话喊哥哥回家。父亲拄着拐杖教育哥哥说:“无论国企如何改革,心中一定要装着工厂和工人们的冷暖。有的家庭,哪怕一个月少5元钱,生活可能都难度过。”哥哥将父亲的话记在了心里,一直以来他在厂里都有着良好的口碑。
父亲83岁那年,让我们兄妹五人陪他回老家。父亲的老家在安庆老峰镇新光村,父亲颤巍巍地站在路边的田埂上,指着前面的那片田地说:“这块田曾是我们家种的,我是在这个屋基上出生的。”时光清浅,岁月不居。叶子落入泥土,人心便有了归途。父亲一辈子,经历了商、工、农,最终父亲心中眷顾的还有他身下的这片土地。
父亲88岁时,已是弥留之际。父亲拉着我们的手,告诉我们要孝敬母亲。父亲说:“世上只有千年树,难有百岁人。”你们不要舍不得我,你们要让母亲好好地活着,享受共产党的好生活。
多少年过去,我再次走在这条门前的小路上,已是物是人非。这条小路,父亲曾经走过无数遍。多少次,父亲在这里等她可爱的小女儿放学回来;多少次,她的小女儿眼巴巴地盼着父亲早点收工回家。
就像一首歌唱的,“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重逢?”
我想,应该算吧。父亲,您说呢?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