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中有些字较为生僻,有的有专门的读法,这也值得我们注意。一般患者读错了可一笑置之,专业人员应尽量避免读走音。下面捡出一些晒晒,供大家咀玩。
一、 川芎
又名雀脑芎。始载于《本经》,原名芎䓖。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本品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李时珍称其为“血中气药”,气滞能行,血闭能通,外感能散,诸痛能止;上行头目,善治头痛;下行血海,通调月经;中开郁结,疗胸胁痛;旁通经脉,可透痹证。李东垣说:“头痛必用川芎”。风寒、风热、风湿皆可选用。“芎”读xiōng (兄),不读xióng(雄),也不读gōng(弓)。
二、 秦艽
又名秦胶、秦纠、左扭。始载于《本经》。为龙胆科植物秦艽或小秦艽的根。本品味苦、辛,性平,归胃、肝、胆经,功能祛风湿,除虚热,利湿退黄。秦艽专于从营血中搜除风寒湿三气痹闭之邪,而使关节筋脉通利,故前人称为“三痹必用之药”。风药多燥,惟秦艽质润,有“风药中润剂,散药中补剂”之称。能解酒毒,酒疸多选用。质润性滑,润燥通便,肛肠疾患每建功。有人对秦艽很敏感,药后常引起泄泻。“艽”读jiāo(交),不读jiǔ(九)。
三、 白术
又名山蓟、于术、冬术。始载于《本经》,原名术。《本草经集注》始有白术之名。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本品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功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近代常用白术治疗耳源性眩晕。邹澍曰:“白术治眩,非治眩也,治痰饮与水耳。”白术安胎好,丹溪与黄芩同用,健脾利湿清热以安胎,后人有赞此配伍为“安胎圣药”者。“术”读zhú(竹),不读shù(述)。如此类的还有苍术、莪术、祁术。苍术又名赤术、茅术,始载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经》只有术,而无苍、白之分,迨至梁陶弘景有赤术、白术两名。陶氏描述的赤术,后人考证为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根。茅苍术又称南苍术。张山雷说“苍术为湿家要剂”。白术和苍术都具有健脾燥湿之功,白术重在健脾,苍术偏于燥湿。苍术味辛、苦,性温,功能燥湿健脾,发汗祛风湿,舒气解郁。李东垣称苍术“治痿要药”,《丹溪心法》说“苍术又能总解诸郁”。古人根据苍术辛香辟秽之功,以治山岚瘴气;或为烟熏以作卫生预防之用。苍术更能补虚明目,雀盲或两目昏涩常选用。
四、 紫菀
又名青菀、小辫、夜牵牛,返魂草根。始载于《本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的根及根须。本品味苦、辛,性微温,归肺经。功能温脾下气,化痰止咳,通调水道。《本经》云“主咳逆上气”,为止咳要药,妊娠子嗽及因气化不利之小便不通等证皆可用。外感暴咳生用,肺虚久嗽炙用。以气化辨治不仅能治小便不通,也治大便不通。《医林典故》载有“史载之紫菀破肠秘”一则故事:说史载之用二十文钱的紫菀,治疗北宋权贵蔡京的“大便秘固”,“末以进,须臾遂通”。原因是“大肠,肺之传导,今之秘无他,以肺气浊尔,紫菀清肺气,此所通也。”深于医理,得其奥妙。才能如此精准施治。菀读wǎn(碗),不读yuàn(怨)。有的简写成“苑”的,也应读菀音。“苑”字是读yuàn(怨),旧时多指帝王的花园,养禽兽植林木的地方。现今居民小区用“苑”名者多多。
五、 续断
又名接骨、属折、山萝卜。始载于《本经》。为川断科植物川断的根。本品味苦、辛、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壮筋骨,通关节,和血脉,安胎止血。其性温和,补而不滞,行而不泄,是补益肝肾,宣通筋脉的要药。《本草经疏》说其“入足厥阴少阴,为治胎产,续绝伤,补不足,疗金疮,理腰肾之要药也。”“续”读xù(绪),不读sù(速)
六、 菝葜
又名铁菱角、金刚刺、金刚藤、金刚根。始载于《名医别录》。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根茎。本品味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解毒消痈。治风湿痹痛是强项。泻痢,淋浊,带下可单味大剂量煎服。治砂淋、乳糜尿效果也好。现代外科急性感染用得很多。证实了前人“治恶疮、毒疮、虫毒”的经验。更有用来治牛皮癣、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者,可获近期缓解。菝葜叶功用相类,尤善于疗烫伤。“葜”读qiā(掐),不读qì(泣)。
七、 重楼
即蚤休,又名七叶一枝花、螫休、金线重楼、草河车、重台。始载于《本经》。为百合科植物华重楼和云南重楼等的根茎。本品味苦,性寒,有小毒,归肝经。功能清热解毒,镇惊祛风,散瘀止痛。本品为治痈毒的要药。《纲目》引录民谚说“痈疽如遇着,一似手拈拿”。还说:“蛇虫之毒,得此治之即休,故有蚤休、螫休诸名。”现今一些蛇药,蚤休是主要成分之一。本品苦降,善清肝经风热,咽肿喉痹常用,惊痫、“乙脑”、“流脑”、中暑、痉厥均常用。还能治肺痨久嗽,又有用于肺癌等多种肿瘤。李中梓说:“蚤休,专理痈毒,兼疗惊痫。一名重楼金线。”他也述及当时民间歌谣:“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痈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拿”並提醒“中病即止,不宜多用”。因其有小毒。中毒能引起的恶心、呕吐、头痛,甚至痉挛等反应,前人用甘草煎汁,与米醋、姜汁混合内服、含漱。“重”读chóng(虫),不读zhòng(众)
八、 蛤蚧
又叫蛤蟹、仙蟾、大壁虎。始载于《雷公炮炙论》。为脊椎动物壁虎科蛤蚧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本品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功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又说:“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现代研究,蛤蚧对神经衰弱,心脏性喘息及心源性水肿等均有较好疗效。古代医家认为尾部的作用力较全体为强,故习惯称“蚧尾”。“蛤”读gé(阁),不读há(哈)。“蛤蟆”读há mā(哈妈),乃青蛙、蟾蜍的总称。读“阁”音的还有蛤壳、蛤蜊,即海蛤壳,又名海蛤粉,蛤蜊粉,始载于《本经》,原名海蛤,为帘蛤科动物青蛤或文蛤的贝壳,味咸,性寒,归肺、胃、肾经,功能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宋•张杲《医说》里有“李防禦黛蛤散愈咳”的故事大家都知晓,《医林典故》称赞“卖药人义授黛壳散”,极其推崇人民百姓的善良、义气。黛蛤散即蛤壳研末加入青黛而成。
九、 毛茛
又名野芹菜、辣子草、自灸草、起疱草、发疱草。始载于《本草拾遗》。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本品味辛,性温,有毒。功能截疟,退黄,定喘,止痛,退翳。为发疱疗法的主药。一般不内服。“茛”读gèn(亘),不读làng(浪),也不读liáng(良)。不能误写成“莨”( làng,浪),那是“莨菪”(làng dàng),为另一种药。
十、 诃子
又名诃黎,始载于《药性论》,原名诃黎勒。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果实。本品味苦、酸、涩,性平,归肺、大肠经。功能敛肺利咽,涩肠止泻。主治久咳、久泻、久痢。诃子的幼果名藏青果,亦供药用,性微寒,善于清利咽喉,含咽其汁更佳。“诃”读hē(喝)不读kē(科)
十一 、缬草
又名臭草、满山香、拔地麻、小救驾。为败酱科植物缬草的根茎及根。本品味甘、辛,性温。功能安神镇静,祛风止痛。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癔病、胃脘痛、腰腿痛、跌打损伤。还有降压、抗菌作用。“缬”读xié(斜),不读jī(及)。
十二、菥蓂
又名大荠、篾菥、遏蓝菜、花叶荠、瓜子草。始载于《本经》。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全草。本品味苦、甘,性平。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目赤肿痛、消化不良、疮疡痈肿等。菥蓂子亦供药用,味辛,微温。功能明目,祛风。主治目赤肿痛,流泪。研细粉点眼可去胬肉。“菥”读xī(西),“蓂”读mì(蜜),不读míng(冥)。不过新华字典还是读míng(冥)。菥蓂叶可作蔬菜,种子可榨油。全草入药。
十三、豨莶草
又名猪膏苗、火杴草、粘糊草、肥猪苗、虾钳苗、风湿草。始载于《新修本草》,原名豨莶。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地上部分。本品味苦,性寒。归肝、肾经。功能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治风湿阻滞经络,中风口眼歪斜及半身不遂等症。安神镇静作用也好,失眠、神经衰弱常用。还善抗疟。风疹湿疮、皮肤瘙痒、痈疽恶疮都常借本品取效。豨,古书上指黑猪。“豨莶”读xī xiān(希先),“莶”不读qiān(千)。“豨莶”也可简写成“希仙”。
十四、楮实子
即楮实,又名榖实、榖子、榖木子、楮桃。始载于《名医别录》。为桑科植物构树的果实。该树民间称榖树、皮树。本品味甘,性寒,归肝、肾经。功能补肾益阴,明目,利水消肿。主治腰膝酸软,阳痿,虚劳骨蒸,头昏目翳,水肿胀满。人谓泽泻利水而不伤阴,楮实子既能利水,又能益阴,阴虚水肿宜之。李中梓谓其“健脾、消水肿、益气充肌。”“楮”读chǔ(储),不读zhǔ(主),也不读zhě(者)。楮叶,民间喂猪,不亚于米糠。
十五、酢酱草
又名三叶酸草、酸味草、酸迷迷草。始载于《新修本草》。为酢酱草植物酢酱草的全草。本品味酸,性寒,功能清热,利湿,安神,镇静,散瘀,消肿,解毒,止痒。农村常以此作为防治多种疾病,如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内服外敷均可。“酢”,音义都同醋,故读cù(醋),不读zhà(炸)。“酢”又读zuò(作),意为客人用酒回敬主人,曰酬酢。
十六、牛蒡子
又名鼠粘子、大力子。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恶实。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果实。本品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清利咽喉,解毒消肿。喉痧、麻疹为常选之品。近代名医张山雷誉其为“最为麻疹之专药”。本品还能润肠通便。牛蒡根,味苦,性寒,亦可入药,功用与子相类,清热解毒,疏风散热,对咽痛龈肿、疮痈肿痛尤为擅长。煎服,捣汁服,外敷、熬膏贴均行。“蒡”读bàng(棒),不读páng(旁)。
十七、薜荔
又名木莲藤、凉粉藤、爬墙虎。始载于《本草拾遗》。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本品味酸,性平。功能祛风通络,解毒消痈。又利尿通淋,对热淋、砂淋疗效佳。《本草纲目》治血淋痛涩。其藤茎善通经活络,祛风湿、 通经络、利关节是其所长。单用或复方均可。其果名凉粉果,民间常采摘如法做凉粉喝,清热解暑,安神镇静。“薜荔”读bì(闭) lì(立),“薜”不读pì(辟)。
十八、枸橼
即香橼,又名香圆、香橼柑、香橼皮。始载于《本草拾遗》,原名枸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本品辛、苦、酸,性温。归肝、脾、肺经。功能疏肝,理气,宽中,化痰,止痛。主治胸胁胀痛,脘腹痞满,膨胀咳喘等证。入药以陈久者良。“枸”读jǔ(举)不读gǒu(狗)。枸杞子的“枸”读gǒu(狗),“杞”读qǐ(启)不读jǐ(己)。另外还有枸橘的“枸”读gōu(钩),就是“枳”(zhǐ),中药“枳壳”指枳、香橼等成熟的果实,“枳实”指枳、香橼等幼小的果实。
十九、樗白皮
又名臭椿皮、椿皮。始载于《药性论》。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或树干的皮。本品味苦、涩,性寒。归大肠、胃经。功能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兼有杀虫作用。治疗蛔虫,如使君子样,不须另服泻药即可排虫。外洗治疮疥瘙痒效果好。临证注意到椿、樗二皮,同属清热、燥湿,收涩之药,故久泻、久痢、崩漏、带下、梦遗、滑精等证,皆可收“涩以固脱”之功。
凤眼草,即臭椿的果实,又名樗荚、椿荚、臭椿子,药用相仿。配蛇床子等煎水外洗治湿疹及阴道滴虫效果佳。
“樗”读chū(初),不读yūn(云)。
又:椿白皮,又名香椿皮,始载于《新修本草》,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樗白皮、椿白皮的功用大体相当,故唐以后本草常将二者相提並论,合称椿樗,商品药材二者互用,统称为椿白皮,实际上樗白皮的应用更广一点。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