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临床少见,但时不时总有小儿科或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转诊而至者。有的是已奔赴各地周治而见效不著被介绍前来的。该病是全身免疫性肌肉疾病,缠绵难愈,国际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难治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受累骨骼肌无力及异常疲劳,突出表现为眼睑下垂,构音不利,咀嚼吞咽费劲,呼吸轻浅,竖颈困难等,甚至四肢软弱,全身乏力,懒得动弹。休息后可望减轻,有“朝轻幕重”现象。重型者出现吞咽、呼吸困难时,往往合并感染,危及生命。由于该病非常的慢性和难治,有一定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质量,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有必要对其高度重视,为其尽心尽力。
现代医学对重症肌无力的治疗分为胸腺切除术和非胸腺切除两大类。后者主要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血浆交换、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肾上腺皮质激素、化学免疫抑制剂等。这些有一定的作用,但毒副作用较明显;有的价格昂贵,经济负担过重,加之病程长,难以后继者有之,故不少患者转欲中医药缓图。临床所见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自己的优势,医患配合得好,辨证论治,有指望收到满意的效果。
该病属中医痿征范畴。痿者,痿弱不用,是虚劳之侯。基本病机是脾肺肾虚损,病在肌肉,表现为无力。脾主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泉,脾功能不济,化生气血津液之职不力,肌肉失养,造成软弱不用,成为重症肌无力的病因,所以《素问·痿论》指出“治痿者独取阳明。”这里阳明包括脾胃,脾胃“仓癝之官,五位出焉”,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脾气升举无力,目窠属脾,可使上睑无力而下垂;脾主肌肉四肢,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而灌溉四肢肌肤,则手足发软,筋力疲惫。脾为后天,肾为先天,先后二天相互依赖,生理上相互促进,病理上互为因果,“脾阳根于肾阳”,脾气不复,必然伤及肾气。肾与肝是母子关系,肾亏不能涵肝,肝开窍于目,肝肾不足,可出现复视、斜视;肝失疏泄,郁结生痰,痰气交阻,情绪不稳,颈前可结块肿大,妨碍发音,饮水发呛,呼吸不利;伤及心血,影响心神,则可心悸不安,表情呆顿。土生金,母病及子,脾肺气虚往往并见,甚至胸中大气下陷,气少不足以息,呼吸困难,可危及生命。再者,肺气虚而卫表不固,蕃蓠不密,外邪容易侵犯,造成“感冒”连连是常事,每次感冒又可能使病情反复。所以,脾气虚是根本,中气一亏,无力灌溉四畔,他脏有病,又累及脾胃,五脏相关,多脏相累是重症肌无力的处境,医治必须多方在意,做长期打算,真正是“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有人将该病分气虚、阴虚、气阴两虚等型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所历不多,未曾分型,多用景岳大补元煎合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加减,常有得心应手的感觉。前者大补气血而壮真元,后者健脾补肺,益气固表。药后多无不良反应,且精神向振,能尽早起到提高患者治愈该病信心的目的,为日后的缓图打下基础。
几点体验供同道参考:
1、补中益气为重。
古人没有“重症肌无力”之说,但该病的临床表现特点是肌肉无力,乃痿证、虚证,中气不足,治当坚守补中益气,“执中央以运四旁”(喻嘉言语),黄芪益脾气,补肺气,补虚治劳,可坚持重用。
2、时时顾及脾胃。
中气不足既是该病的病因所在,振奋中气当不遗余力,不但用药不能妨碍胃口,纳运稍有不济,则要尽快扶持,一般和中消导药自可采用,乌梅、木瓜苏醒脾胃极佳,且善舒畅筋气,不可小觑。
3、必须“新病先治”。 由于该病病程漫长,体质又弱,中途有所变故是常有的事,除感冒外,拉肚子,情绪低落,头目昏沉,恶心呕吐等等屡屡出现,必须即时将其调治完好再回归原路上来,否则影响疗效,甚至前功尽弃。
4、注意气虚血瘀。
因气虚而致血瘀者临床并不少见,该病患者的舌淡青,脉沉涩等等当视作脉络不畅的瘀血现象,故桃红及苏木丹参王不留行等皆应适当选用,特别是鸡血芚,行血补血,舒经活络,能助益气之品的功力。
5、虚寒同现当温。
气虚不复往往生寒,虚寒相加,法当温补,附片温中散寒,补肾壮阳,在没有热象,脉弱、脉沉、脉缓时,当籍此壮元阳,益气力。
6、树立治愈信心。
由于该病的特殊慢性过程,要从长计议,不能急切求功,须与患者及其家属取得谅解,树立坚持必能胜利的信心,医患双方共同努力,定能水到渠成。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