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看病住院经历的市民可能自己碰到或者见到过这样的情形,婴儿的药难喂、糖尿病人对于反复注射不好确定位置、外科手术病人肢体活动困难......当这些尴尬的情形出现,让生病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又增添了另一份痛苦。
面对这些问题,安庆医疗界的小护士们掀起了“头脑风暴”,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之余发明了很多护理“神器”,婴儿喂药器、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卡、手足微循环控温仪、精密防渗皮硝袋......这些发明创造不仅用起来顺手,还为病人减轻了痛苦,更厉害的是她们的一些发明创造还获得了专利。
婴幼儿喂药器:防呛“神器”搞定患儿服药难题
5月5日,安庆市市立医院儿科病房里,因肺部感染新入院的王宝宝正被爸爸抱在怀里,妈妈拿着杯子和勺子往孩子嘴里一下一下地灌药水。尽管妈妈很小心,但哭闹中的宝宝还是不断吐出药水,还因为哭闹不休而发生呛咳。查房的护士见此情形,立刻从治疗室里拿来了已经消毒的婴幼儿喂药器,轻松给患儿喂下了药水。
这个喂药“神器”看起来结构简单,就是奶瓶和注射器部分组合。用奶瓶喂药,孩子一般不会主动吮吸;用注射剂直接打入孩子嘴中怕孩子呛到,但两者结合后,既可短时间内将药推入孩子的口中,又能防止空气的进入引发呛咳。
“在家里每天最头疼的事就是喂药,跟打仗一样。这种小发明还真是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宝宝也没那么受罪了。”患儿的家长王铭说道。
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卡:糖尿病患者的好助手
目前的医疗水平尚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可以良好控制,而腹部注射胰岛素是现行最有效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治疗方法,患者自己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实施注射。
为了患者能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技术,安庆市立医院内分泌科的护士们发明了一种可调式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卡:面板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左右镜像设置有若干注射孔,便于患者注射部位交替选择,易于药物吸收控制病情;面板两侧设有左右凸沿,左凸沿上连接有宽松紧带,宽松紧带另一端设置有方形子母胶勾面;右凸沿设置有至少一列方形子母胶毛面。
患者使用时,先将定位孔与肚脐对准,再根据个体BMI确定方形子母胶毛面的粘合部位,操作简便;子母胶粘合后即可实施胰岛素注射。注射孔外分别设置有标识圈,标识圈方便患者实施准确注射,对视力不佳的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定位孔两侧的注射孔分别设有循环标识,有效提示下次应注射部位,也有利于药物吸收。面板正上方设有定位指针,患者操作之前将定位指针正对下颏,保证了每次注射区选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标识圈外分别设有若干标记孔,为患者每次注射后做标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同一注射区注射次数一目了然,方便患者使用时更换注射部位。面板反面设有对应的绒面,解决了患者在寒冷的季节贴身使用时刺激皮肤的弊端。
内分泌科专科护士黄德秀向记者介绍,这种定位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糖尿病病患胰岛素自我注射用药的稳定性、精确性、舒适性,有利于患者有效控制病情。
微循环控温仪:手足外伤患者的福音
记者在我市一些医院手足外科病房看到,手足外伤患者术后因为组织受损、肢端循环差,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手术成功率,按照护理常规要求,患者术后需要将肢端抬高至45°左右,局部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现在临床通常用枕头等抬高患肢,使其按大致45°倾斜摆放,以60-100W站灯直接照射保暖。
“传统方法现在看来存在很多弊端,患肢倾斜角度完全凭主观观察定位,照射过程中会因枕头等垫着物变形而变化,不能保证持续的肢端抬高促进血液循环。此外站灯照射温度控制不精准,会造成照射不足或过度照射等,湿度控制更无法实现,只能依靠天气变化。”这是有经验的外科护士们提出的看法。采访中一些患者和家属也表示,站灯会产生散射光线影响休息,也影响医护操作及家属照护,稳定性差。
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安庆市立医院手足外科护理人员集思广益,研制出一款护理用具——微循环控温仪:由六块压克力板组成箱体,箱体底部设有温控加热板,接通电源,通过温控加热板升温,控制仪器内温度在20-25℃,设有加湿装置,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中间设有搁板,供患肢摆放,搁板与底座之间设有角度调节器,可根据需要调节患肢抬高的高度,顶部设有红外线冷光源灯管,可根据医嘱进行红光治疗,四面透明的活动面板可随时打开,用于观察和操作,温、湿度计可直观显示箱体内部温度和湿度。
发明创意究竟从何而来
护士们穿梭在病房里,手不停,脚不歇,嘴常动,工作过程中没有多少时间休息,众多小发明创造的创意是从何而来?“利用业余时间啊,下班后的‘头脑风暴’会议是我们护士之间交流的最佳时间。”安庆市市立医院儿科护士长袁幸告诉记者,她们每隔不久会利用下班后的学习时间大家坐在一起,将最近工作中碰到了一些问题摆出来,讨论问题出在哪里,商量如何解决。
“就在这个月,我们刚刚破解了一个新问题。”袁幸护士长带着记者来到病房,看到一个孩子正在做着口腔雾化,只是雾化机穿上了卡通造型的外衣,让孩子觉得新奇,噪音也少了很多。“传统的雾化机声响很大,婴幼儿本来对机器就有所抗拒,再加上噪音,很多孩子做雾化时哭闹不休,影响治疗效果。”袁幸说,“一名护士在‘头脑风暴’会议中提出了这个问题,找到了解决的办法,临床效果的确不错。”
摘自安庆晚报
http://aqdzb.aqnews.com.cn/aqwb/html/2016-05/12/content_424011.htm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