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时间 | 门诊地点 |
---|
副主任医师,美国伦琴放射学会会员,北美放射学会会员。安徽医科大学影像及核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于医学影像诊断工作。2019年9-11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医院诊断放射科访学;2006年9月赴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布鲁克超导中心)进修学习,2006年11月赴美国西北大学磁共振物理系学习并参加北美放射学会92届年会;2016年赴北京301医院放射科进修学习,2017年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进修学习。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及北大中文核心论文6篇。应邀担任: Wiley Periodicals, Inc.旗下:Brain and Behavior杂志(IF=2.4)及Springer Nature旗下:BMC Medical Imaging 杂志(IF=2.0)审稿专家。
擅长全身各系统疑难疾病的多模态影像诊断,尤其:神经系统/骨关节运动系疑难病变,及心肌病的磁共振影像诊断。
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及北大中文核心论文6篇,代表作发表于日本医学磁共振协会会刊-Magnetic Resonance in Medical Sciences,被选为当期封面文章;“精彩文章30篇”,并获编辑选择奖。
其他研究性论文还发表于自然杂志子刊-BMC Medical Imaging等;SCI累积影响因子IF=6.2。
以主持人及主要参与者身份获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安庆市科技局科技发展基金课题多项。
安庆市立医院一开拓性研究成果获国际认可
网易新闻-
2020-04-15 16:59
近日,安庆市立医院磁共振室副主任医师杨擎在日本医学磁共振学会会刊-MAGN RESON MED SCI杂志封面发表了题为“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Mild Encephalitis/Encephalopathy with a Reversible Splenial Lesion Indicates That the Pathology Extends Well beyond the Visible Lesions”(胼胝体压部综合症的定量化ADC值研究显示:病理范围远超肉眼所见)研究论文,该论文创新性发现该病的病变细胞并非位于传统所认为的局限于神经纤维髓鞘或髓鞘下,而是位于髓鞘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并进一步揭示该疾病的分子机制可能是星形胶质细胞壁AQP-4水通道蛋白功能上调所导致。
基于该研究的原创性与重要性,日本医学磁共振协会会刊-MAGN RESON MED SCI杂志选择本论文作为2020年第一期封面刊登,在线出版后仅一个月后,该研究相关结论就被日本福祉大学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等多家研究机构发表的SCI综述、研究论文引用,另外欧洲放射学会2020年会-教育专题《Transient splenial lesions of corpus callosum: Easy to detect, difficult to diagnose》(短暂性胼胝体压部病变:易于检测,却难以诊断)也引用了该研究结论。这代表我院在该疾病研究中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已被国际同行们认同和接受。
“胼胝体压部细胞毒性病变”由日本学者首次准确描述,既往认为本病是可逆的和局限性的,病变范围仅涉及磁共振肉眼可见的胼胝体压部或临近的白质纤维束,该院科研人员所发表的研究结果更新了对该疾病的细胞、分子水平发病机制的认知。疾病细胞、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特定疾病认识的全面深化,并可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全新的工具和手段。
同时,杨擎对该疾病的研究还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分别以研究性论文、综述或案例分析等形式于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社旗下的BMC Medical Imaging(SCI,IF=2.043)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临床放射学杂志、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