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京京 龙皖江 发布时间:2025-09-04 浏览:111次 一审:龙皖江 二审:张冰 三审:姚淀
9月3日上午,我院普外科四病区举行了一场温馨的出院仪式。三位“高龄”患者——92岁的李奶奶、91岁的江爷爷和84岁的邵奶奶,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手捧鲜花,面带笑容,共同庆祝重获新生的一刻。三位老人不久前经历了高风险、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如今顺利康复。这一幕,不仅感动了家属,也再次印证了现代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高龄并非禁区 手术突破难度极限
在医学上,80岁以上被称为“高龄”,90岁以上被称为“超高龄”,这类患者的手术因其器官功能衰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一直是外科领域的高风险领域。麻醉耐受度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发生率高,是横亘在医生与患者面前的现实难题。
这三位老人的病情较为复杂。91岁的江爷爷因“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诊入院,伴有寒战高热和黄疸,诊断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情危重,随时有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风险。他还有食管癌手术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更增加了治疗难度。
92岁的李奶奶因结肠肝曲癌导致完全性肠梗阻,肿瘤直径达10厘米,无法进食,身体极度虚弱。84岁的邵奶奶同样罹患升结肠癌伴梗阻,肿瘤体积大、可能外侵,加之曾有胃部手术史,手术难度极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我院普外科团队没有退缩。在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并获得他们的高度信任后,医疗团队决定迎难而上,为生命争取机会。
多学科协同作战 个体方案守护生命
为确保万无一失,医院启动了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普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多科专家共同会诊,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了个体化手术与康复方案。
麻醉科精准调控用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循环和呼吸的抑制;重症医学科团队提前介入,拟定术后监护方案,目标尽早拔管、防止并发症;护理团队则贯彻快速康复(ERAS)理念,术后积极协助患者早活动、早进食。
最终,江爷爷接受了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囊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李奶奶和邵奶奶则分别接受了右半结肠切除术。三台手术过程均十分顺利,术后三位老人未出现严重感染、谵妄或其他并发症,恢复情况良好。
家属真情致谢 信任医术获新生
“我们之前就是因为老人年纪太大、风险太高,被好几家医院婉拒。直到来到安庆市立医院,这里的医生敢担当、有技术,才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江爷爷的女儿在出院时激动地表示。
92岁的李奶奶术后精神矍铄,她拉着普外科主任张亚铭的手说:“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做完手术还能好得这么快!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打破高龄手术瓶颈 彰显医学进步担当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高龄患者的手术需求日益增多。我院普外科此次成功完成多例复杂手术,充分体现了其在高龄患者外科治疗方面的综合实力。
“年龄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症”,普外科主任张亚铭表示,“只要通过全面评估控制好基础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尤其是微创技术,并配合多学科协作和精细化的围术期管理,超高龄患者同样可以通过手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位老人同日出院,不仅是一场技术的胜利,更是一次对生命尊严的守护。他们的康复,照亮了更多高龄患者前方的路,也展现出我院普外科不畏艰难的专业精神与人文情怀。
安庆市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