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5-06-27 浏览:309次
【清风拂面】
要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要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
—《党章是党的纪律规矩的总源头》(《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
与人不求备 检身若不及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出自《尚书·伊训》:“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意思是对待他人不能求全责备,对自己则要严格约束,时刻反思。
这句古语告诉人们要注重反躬自省、克己修身。“与人不求备”,即要做到宽以待人。《孟子》有言:“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个人与外界、他人相处,特别是相处不顺时,先贤主张内省自察,而非单纯向外寻求。凡事要多向内,从自身上找原因,做到事事严于律己、求责于己,而非诿过于外物或他人。唯有如此,方能达到“立己”又“达人”的境界。否则,只见他人不是,不察自身不足,就会“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检身若不及”,强调严于律己,不断地反省与自检。一个人只有正视自我,勤于反观自身,检点自己之不足,才能有过必改,日臻至善。《论语》中数次强调内省的重要性,如《学而》讲“吾日三省吾身”,《里仁》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颜渊》讲“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都是强调内省在修身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先贤看来,仅仅做到一般的“检身”并不够,还要做到“若不及”,时刻怀有紧迫心,积极主动,唯恐不及时、不细致、不彻底。因而,先贤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省。有人将自省作为一门功课,每天睡觉之前要静坐思过;有人制订“省克录”“功过格”对照检点自身;有人坚持记日记,“自省愆尤”;有人把箴言警句写成楹联、匾额、座右铭,触目所及、俯仰之间皆可自警自省。
清代廉吏于成龙就是一个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典型。他到广西罗城做知县时,那里还是“蛮烟瘴雨”之地,就连县衙也是“无门垣,草屋三间,内廨支茅穿漏,四无墙壁”。因为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他生了一场重病。身边仆从亦忍受不了艰苦的条件,于是“群谋为归计”。对此,于成龙不仅没有阻拦,反而“叮咛各自逃生”。在困难之时,哪怕“万里一身,生死莫主”,他也仍能理解并宽待仆从。
然而,对于自己,于成龙始终严格要求。初到罗城,他插蒿棘为门,以土砾为几案,百姓怜其清苦,有时凑少许银钱,供其购买盐米之用,他均婉言谢绝;在福建时,外藩来的贡船或有所献,他一概拒绝;在直隶巡抚任上,他颁布《严禁馈赠檄》,明令所属官员不准趁着年节收送礼品;任两江总督,他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佐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百姓因而称他“于青菜”……在《示亲民官自省六戒》中,他写道:“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当妻孥连累。清夜省此,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正是时时心有所戒、处处自警自省,于成龙为官二十余年清廉公正,深得民心。
中国共产党向来提倡并重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共产党人深知“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将自我检视作为一种时时处处的自觉。在党史上,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都怀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的坦荡襟怀,坚持“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的克己精神,严于自律,勤于自省。
1942年9月,周恩来为《团结》撰写创刊词时,开头便引用了“吾日三省吾身”,并将之视为“个人修养的最好规范”,强调这种“反省功夫”对个人和政党的益处。1943年3月,他结合整风精神,写出了《我的修养要则》:“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翻开《龚全珍日记选》,字里行间流露出“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自律。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后,龚全珍反思:“我为什么会对学生发脾气?是我忘记了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想到丈夫甘祖昌的事迹,她自问:“祖昌支援农业拿出了他工资的大部分。我呢?我为教育事业贡献了多少?不多。”当被问到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人好事难不难?她说:“每天检查自己一天中干了什么事情,做的事情对人民有好处没好处,我用这个方法来不断纠正自己的‘好逸恶劳’。”
在张富清的一生中,“常常学习,检查自己”,是一条重要的经验。他的一生,前半辈子投身革命,浴血沙场,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后半辈子以服务群众为坐标,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朴实纯粹、何为无私奉献、何为淡泊名利。“要时刻问自己,党的要求都做到了没有;要不断努力,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在张富清看来,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
能否拿出正视自我的勇气、坚定刀刃向内的决心,勇于自省自警,敢于认错纠错,既体现着人品胸怀,更考验着党性修养。一代代共产党员严于律己,时刻自我检视、自我纠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立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标杆。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自律自省,贵在自觉,贵在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新征程上,每名党员干部都应努力追求“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查找、改正自身的不足,在修身正己中不断淬炼党性、提升修养、完善自我。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警钟长鸣】
干检验工作出身的我,自我检验却“不合格”
违纪违法事实
李节,女,1963年10月生,曾任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等职。
2023年10月,接受宜宾市筠连县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2023年12月,因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2024年4月,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万元。
案情介绍
在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工作的39年里,李节从普通工作人员一步步成长起来,见证并参与了医院的发展。随着手中权力逐渐增大,随之而来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不法商人“围猎”时,李节陷入了“温水煮青蛙”的魔阵,逐渐放松对党纪国法的学习,开始收受药商、试剂商等送来的“回扣”“好处费”,从一名治病救人的“医者”蜕变成一个贪欲成疾的“病人”。
经查,2006年至2019年,李节利用担任筠连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检验科主任等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医院检验设备、检测试剂及药品采购、资金划拨等方面提供帮助,先后收受他人所送钱款共计187万余元。
忏悔书节选
由于和老板、业务员有不正当往来,我时常心生恐惧,特别是近年来在医药领域反腐力度加强,持续高压之下,自己内心的恐惧感更甚。在被留置前,我惶惶不可终日,因为自己犯了错,担心随时被查,以致于患上了伴有焦虑的抑郁症,要用药物来控制。孤单、恐惧和害怕是常态。不敢看新闻、不敢看抖音,吃不好、睡不好,整个人濒临崩溃的状态。为了转移和分散注意力,缓解自身焦虑,原本不喜欢跳舞的我主动报名参加了古典舞学习班。其实,我根本不想学跳舞,只是想让自己忙起来,那样心头就没那么恐慌和害怕。
在我被留置前,有几个商家来找过我,信誓旦旦地说,“整死”他们都不会说。我也心存侥幸,而恰恰是这些“整死”都不说的商家把我“送”了进来。
当然,进来主要是我犯了错。干检验工作出身的我,自我“检验”却“不合格”,在商人老板的“嘘寒问暖”中,我迷失了方向;在金钱诱惑下,我走上了“不归路”。忙于工作而又孤单寂寞的我渴望真情、友情,被耗材、药材经销商和身边的人打“感情牌”围猎。他们“感情”的“投资”让我慢慢失去了“免疫力”,自己迷失在一声声“李姐”“李阿姨”的亲切关心中,自认为和他们已经成为了亲戚、朋友,不自觉地收下“定时炸弹”般的钱物,不自觉地为他们谋取利益。
被留置以来,在组织的帮助下,我放下思想包袱,直面自己的问题,精神压力反而比在外面轻松了许多。我认识到自己犯错的根源在于纪法意识太淡薄,由于平时没有加强对党纪国法的学习,没有加强对业务相关管理规定的学习,思想层面没能筑牢“防腐墙”,致使我在前行的道路上,忘记初心使命,没有能坚守住廉洁底线。同时,我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当下形势缺乏清晰的认知,最终沿着错误的方向一步一步走向了深渊,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来源:廉洁四川网站)
安庆市立医院